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在论语中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尽管在当代社会,绝对平均主义的原则已不符合时代需要,但毋庸讳言,“均”即现代汉语所言“公平”,仍然是社会、公众所最关注、最期待的社会要素,倘没有了公平二字,社会、公众就会“不安”,就会影响到国家命运、社会安定和每个家庭、每个个人的福祉。在中国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贫寡之忧”不再如当年那样迫切之际,“不均之患”,也就是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忧虑、痛恨,对社会公平的憧憬、寄望,就成为整个社会、公众自下而上的头等愿景。
“两会”是中国国家最高立法机构,也是民意诉求的最高殿堂,更是参政议政、监督制约政府的法定权威机构,中国社会能否建立公平的机制,形成公平的氛围、风气,各级政府能否以公平之心对待社会、公众,各地民众能否对中国社会的公平、公正寄托期待和信心,“两会”在这方面的作为、表现,可谓至关重要。
时至今日,恐怕没有任何国家,任何国家的任何部门、官员,敢于公开否认公平的重要性。但公平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或一个装饰性的花瓶,而必须由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分子”构成,惟有组成公平的每一“分子”构架完备,运作良好,公平二字才不会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而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被社会、公众真切地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