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主题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春潮首页 
 社团活动 
 社团建设 
 网上党校 
 理论园地 
 红色经典 
 学子风采 
 春潮期刊 
 荣誉室 
 文件下载 
 周年庆祝 
 领导题词 
 
  两会热议
当前位置: 首页>>春潮网>>网上党校>>两会热议>>正文
期待全国“两会”成为“通向公平的阶梯”
2011-06-09 17:39  

公平的分子
所谓公平之分子,究竟应包括哪些方面?

——制度之公平。制度是纲,纲举则目张,公平的制度、法规,是一切社会公平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制度之公平,一切方面、细节的公平,都难以得到持久的、体制的、全局性的保证,也难以让社会、公众对社会公平产生安全感、信服感。

——制度执行之公平。古人云,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律令森严而不能施行,则令不行,禁不止,民心不附,有法而不能尽行,不如无法。徒有公平的制度、法规,却没有公平的执行,则非但无法让社会感受到公平的力量,反倒会产生对公平的怀疑、失望。因此,制度执行之公平,其重要性绝不亚于制度公平本身。

——社会福利之公平。改革开放打破了大锅饭,实现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愿望,但不应忘记,这只是社会共同富裕的第一步,更不应忘记,大锅饭可以打破,富裕也可以有先后,但基本的社会福利公平原则不应被摒弃,否则便会影响社会安定,并最终拖累社会前进和经济发展的脚步。改革开放30余年,不均已取代,成为社会、公众最大的不满和隐忧,如果说,在患寡的年代,将先富当作重点去抓,是时势所逼,那么如今国家殷富,不均成了社会矛盾的焦点,就应有的放矢,把社会福利公平的建设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

——城乡之公平。新中国靠剪刀差和强化城乡差别,在短时间内走完了工业化国家几百年的从农业国到工农业国的发展道路,又依靠大量民工进城和大规模城镇化改造,让中国获得了持续高速的跨越式发展。但这种一腿长、一腿短,效率有余而公平不足的发展模式,如不能获得及时弥补、调整,将终会因城乡失衡而陷入跛足的困局。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倾斜,促进城乡公平,更切实地保障农村和农民利益,有效解决城乡二元化的老大难问题,并非简单地施惠于农村、农民,而是自助、自救,是有利于城乡各阶层、有利于国家的事。

——教育之公平。中国曾经是教育平民化的先驱,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到封建时代的科举取士,再到民国时把考试权列入公民的五权,所竭力追求的,都是教育权力、教育资源的公平。近年来的教育改革降低了高等教育的门槛,普及了小学、初中义务教育,但在教育资源配置、高考招生等方面,却出现和强化了贫与富、城与乡、重点地区与非重点地区的不公平,原本就存在的特权意识、现象,也有强化、蔓延之态。教育是国家的未来,社会的希望,教育公平则是未来中国实现社会公平的保证,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有力的举措。

——工作机会之公平。近年来人们最痛恨的是什么?是特权,是仗势欺人、以权谋私、用钱开道,剥夺普通人上进机会的特权,如果说,制度之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保证,那么工作机会之公平,则是公平在微观层面上的具体表现,在古代,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公平,只消看是唯才是举还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即可一目了然,在今天,一个普通社会成员,看的也正是那些肥缺都是怎样选拔的,是谁在占据着。

——国有民营经济之公平。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化,如今民营经济在产业规模、产值等方面已占据中国经济半壁江山,而在创造就业机会、上缴利税等方面更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市场准入、政策扶持、资金保障等方面,理应得到一视同仁的公平对待,而不应鞭打快牛,更不能欲索取时目中有,应帮扶时眼中无。

两会是全国最高立法机关,一切公平的制度、法规,都要从这里讨论、制订、修改、完善;两会及其常设机构又是全国最高民意代表机关,民意诉求的最高殿堂,更是参政议政、监督制约政府的法定权威机构,一切公平制度、法规、政策,有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民众有何意见、反馈,它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监督者、听取者、沟通者的角色,可以说,两会之于中国当代社会的公平建设,关系至为重大,也正因如此,人们有理由期待两会在政策公平、执行公平两方面有所作为,不负全社会和全体公众之瞩望。

关闭窗口

地址:河北工程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

维护管理:能环学院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