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科研成果
1. 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海河流域滏阳河水系(河北段)水资源利用及水生态改善研究”,2013年,第四完成人; 2. 邯郸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城镇雨水资源利用研究”,2013年,第一完成人;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典型增量/存量固废产排空间分布-资源属性-生态水环境效应数据库”,第一完成人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项目“植被浅沟在城市雨水管理中的作用机制及调控效应研究”,第一完成人; 5.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生物滞留设施对城市雨水径流调控的作用机制研究”,第一完成人 6.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屋面雨水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第一完成人; 7.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邯郸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实施模式研究”,第一完成人; 8.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不同降雨雨型植被浅沟雨水径流控制效应研究”,第一完成人; 9. 河北省水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剩余污泥基质生物滞留设施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第一完成人; 10. 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邯郸市雨水径流污染特征及其控制体系研究”,第一完成人; 11. 河北工程大学青年学术骨干基金项目“海绵城市建设对流域水文循环影响及建设模式优化研究”,第一完成人; 1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项目“滏阳河流域水文水质调查与水质分析研究”,第一完成人; 13. 邯郸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工程质量监理中心项目“道旁生态边沟雨水径流调控性能研究”,第一完成人; 14. 邯郸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工程质量监理中心项目“国道G107邯邢界至北张庄段公路排水系统评估”,第一完成人。
三、部分代表性论文(第一或通讯)、专著、专利
1. Characterization of urban runoff pollution between dissolved and particulate phases [J]. 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2013, (2013), 1-6. 2. Estimating runoff coefficient for quantity assessment of roof rainwater harvesting system [J].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2014, 30(2): 220-224. 3. Performance and potential on TSS removal of grassed swales in simulated rainfall events [J].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2018, 119, 160-165. 4. Runoff pollu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first flush effect of urban roof catchment [J].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2018, 119, 262-266. 5. 图解法用于雨水渗透下凹式绿地的设计[J]. 中国给水排水, 2008, 24(20): 35-39. 6. 雨水回用对城市水循环和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0, 30(3): 50-52. 7. 我国城市暴雨内涝的成因及其应对策略[J]. 自然灾害学报, 2012, 21(5): 180-184. 8. 我国城市暴雨内涝形成的影响机制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20(1): 132-134. 9. 进水模式对植被浅沟雨水水文调控效能的影响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 17(25): 290-294. 10. 进水水力负荷对植被浅沟雨水径流控制效果的影响[J]. 水电能源科学, 2020, 38(8): 22-25. 11. 基于HYDRUS-1D生物滞留设施雨水径流水文调控模拟[J]. 水资源保护, 2022, 38(3):102-108. 12. 砂土混合基质对雨水径流中磷素的吸附特性[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2, 22(23): 10334-10340. 13. 剩余污泥基质生物滞留设施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价[J]. 应用化工, 2022, 51(9): 2516-2520+2526. 14. 承德地区主要水系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J]. 水电能源科学, 2023, 41(7): 64-67+22. 15. 基于HYDRUS-1D生物滞留设施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及率定[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3, 23(27): 11803-11807. 16. 剩余污泥基质改良生物滞留设施雨水径流控制效果[J]. 水力发电学报, 2023, 42(2): 66-73. 17. 自然养护对剩余污泥基质生物滞留设施雨水径流调控效能的影响[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24, 31(6): 200-206+216 |